一、思考的力量
德勒兹是通过哲学、艺术和科学的的关系来给哲学自身下定义的。这对于德勒兹本人来说,考察哲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金匠先生作为一名“思与画”的艺术家来说,坚持在山水画写生中思考“山水画的本质”,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这关系到他的整个艺术和人生深度的思考。这种“深度的思考”不仅渗透他在写生过程中写的两篇文章即《山水写生中对“形式生命”的思考》和《山水写生思考“山水画应是什么?”》,除此之外,还贯穿于他其它的文章和思考之中。那么,山水画应是什么呢?不是笔者想知道的问题,而笔者所关注和追问的是,这是他对山水画写生的“进一步”或“又一次”的思考吗?笔者之所以用“进一步”或“又一次”是因为笔者不确定他的思考体验和时空变换后的感受是怎样的?是递进关系,还是平行关系呢?就像笔者三次去观看肖恩·斯库利的展览一样,每一次观看的心境和思考的角度都不一样,笔者曾本能的认为每一次都有“进一步”的思考,经过一翻琢磨,有某种特殊的“感觉”,这不是“进一步”的思考,而是“又一次”思考的结果,才构成了笔者对肖恩·斯库利展览及本人较完整的认知,它们是平行的关系。和同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陈传兴的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的感知和感受是一样的。这让笔者对展览本身和展览中的“人”进行一次比以往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究。笔者本能的认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观看”和生命的“转变”。
淡墨成云
所有的思考都是生命中一种艺术和事件。“思考”是一种生产、变异和创造,它会形成一种力量,而不是具有再现功能的一系列的文本和图像。金匠先生对“山水画定义应是什么”的思考,笔者是认同的。笔者的感觉是我们不应该将山水画看作学科门类或某种传统——某种已经形成的或我们能够认知和定义的东西,我们需要将山水画看作由其自身的可能性或它的能力所决定的东西。因此,也就避免了思考的同质化。但这里笔者所思考和想要表达的却是金匠先生在山水画写生过程中以 “思考”的方式转变了生命的力量。这是一种行动哲学。他以自己-敏锐的洞见能力、微妙的身体感觉和细腻的情感形式进行着理论思考和实践创作,并融入到他生命的点点滴滴,形成了一种“思考”的习惯。在他身上,笔者看到了当代艺术家的标准。正如徐冰在“艺术家是干什么的?”文章所论述的:“其实,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是那些有才能的艺术家对其所处时代的敏感、对当下文化及环境高出常人的认识、对旧有的艺术从方法论上进行改造,并用“艺术的方式”提示出来。这是人类需要的,所以才构成可出售的价值,才能形成交换链。所以说,好的艺术家、设计师既是思想型的人,又是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艺术语言的人。”他具备了这样的素养和能力。笔者坚信他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远山·春三月·青云》
二、生命的链接
观看和欣赏他的书画作品,是笔者进行“思考”的驱动力,开启了我们多维交流的可能,更促成了两个生命体的“超链接”。面对“现在”,这种“超链接”是一种自我随心而 “行”的领悟,自然而然的生成,并开始形成生产之流与生命之流。这里只是笔者肤浅的想法和思考,体现在七方面:一是独特的书法语言。从他日常的书写习惯和作品及所具有的书法素养和思想中,笔者能感知到他的传统书写功底是很深厚的,书法作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书写表达,或接近原始感或流落儿童稚拙感。这和传统的书法形式是有差异的。他的山水画作品也呈现出这种“特殊感”;二是山水画的留白或是黑白布局或是他自己所解读的,是对空间一种特殊的视觉感知,它控制着画面中的一种节奏和视觉效果上的一种势,是一种身体感觉;三是山水画的笔墨边界控制。这个问题与前面的留白是息息相关的,是进一步的追问;四是山水画的构图与布局。笔者观察到每一次写生采用的纸张尺寸变化很大,写生的尺寸决定着相同的一系列作品。有扇形、方形、长卷。这些也许对他来说不是个问题,但却是笔者的问题。这也许是画者事先都已规划好的。但笔者要追问的是,以对景创作为前提的写生,是否以纸张的尺寸选景呢?尺寸的先设是否会失去对景观的身体感觉的感知呢?也许是在强调对景的“创作”;五是无论是以对景创作为前提的写生,还是以纯粹的“写生本身”的写生,都是在创作或创造,这也是一名艺术家的终极目标。笔者觉得前者是强调画者自身的主体意识,而后者强调的是画者笔法的语言意识。这是写生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人需要出走,到自然中去写生,既是对“现场”的尊重,又是对历史的“现在”的深刻觉知;六是观看的角度问题,我们之间在认识上曾是有一定差异的。他曾说:“画画就是画自己内在的那种先验的视觉感知结构或情感形式。”这是他的思考也是他的关注点。笔者本能的认为,他所关注的是画面的结构和形式,而笔者所关注的是画面中的人(即人是如何进行在场的观看及观看的感觉和状态又是如何?);七是由观看角度的差异,引发了观看主体的争鸣。因为大卫·霍克尼在北京做的两次学术报告及展览,引起北京艺术界的强烈关注。也许是现场的聆听,促动了他身体的某根神经,洞见出自己的理论思考。对照赫斯特、艾敏来看霍克尼,或许正印证了霍克尼调侃赫斯特的一句话:“这里所有的作品都出自画家本人之手。”他认为,艺术中的观念会渐行渐远,而主体必然回归,以身体感觉呈现的情感形式终归是我们可以把握的。笔者认为,也许是因人而异,这是他特立独行的艺术思考和艺术选择。
《远山·春三月·幽空》
三、人生的张力
通过对金匠先生人生经历的了解,他是一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首先,他曾经是一名优秀而卓越的珠宝首饰设计师。从他设计的首饰作品中看出,他对艺术的审美及传统有着自己独特的感知和感受。“天知道”他为何放弃自己为之努力而又付出心血的首饰设计领域。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他以在该领域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在深思熟虑后作出了新的选择;其次,他内心承载着对人自身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当下艺术的焦虑。因此,他放弃了原来自己稳定而又相对安逸的生活轨道,带着一份艺术家的责任去探寻时代的黑暗。黑暗是永恒的。它的无彩色、无声息,却可以逍遥于既定的以光为准则的法网之外,通向自造的宇宙空间。也许他就是尼采在《不合时宜的沉思》之中所描述的那种“不合时宜的人”;再次,他曾说过:“我的“思考”指向我的实践,余者都不重要。”这是他在微信平台上公开表达的自我观点。当笔者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为之一“震”,让笔者想起了在邱老师的“起点与生成”展览现场的感受。笔者不得不问同样的问题,什么让他如此的自信?什么让他如此霸气的表达?笔者认为,这绝不是一种目中无人或自我膨胀,这与他丰富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人生阅历和独特而又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最后,他以“身体的感觉”体验来关注现在,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关注我们本身、探索我们本身。寻找我们自身的秘密,这是生命生成的开始,他必将建立起有效地连接来影响他人。这是我们艺术教育所需要的“当代人”。
《色不在形》
四、灵光的显现
书画是他人生追求的第二次选择,是以纯艺术方式进行的自我救赎,也是生命的转折点。他在书画之中寻找到那种符合自己身体感觉的感知和感受。他曾对笔者说,他的恩师邱振中先生对他的第一感觉来源于他对马蒂斯作品重新的“此线非彼线”解读。笔者认为,就在那一瞬间,邱振中先生看到了这位学生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并促动了他某根神经,做出了他对这位即将成为他学生的决定和选择。当然这仅是笔者的猜测,应该还有很多细节吧!笔者隐隐地感觉到,邱先生也许没有想到金匠将是他众弟子之中最具艺术慧根的学生之一。
《尧山写生手卷》
当然,无论在书画创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敏锐观察”与“思考问题”是他的常态习惯,也是他的创作源泉。他总能感知到那些关键的词语和核心的内容,并能形成自己独立思想。如乔姆斯基说是人的特定的“智性结构”选择了我们现今的科学发现,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思考是:我们人类的情感结构选择了艺术的形式。那么我们的艺术创作的根基也就应该是这样一种特定的、先验的情感结构。还有他的文章《漫说视觉的日常感知和对绘画创作的影响》都有深刻的论述。书画同源。一方面他探寻到古人独特的用笔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书画之中,形成了区别于传统书写范式的书法作品;另一方面用他本人阐释来说,也许是一种特殊的视觉感知基础,或是从他的设计中来,或从书法中来。我们共同的认为,这是一种先天具有的智慧,是一种直觉的本能反应,是一种灵魂与肉体结合的感觉(身体的感觉)。这集中体现在他的山水画作品中。作品中渗透了自己的身体感觉、空间观念、情感形式和审美趣味等理论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内在的先验的视觉感知结构的山水图式风格和书写语言。借用他自己所陈述的“最合频率的共鸣”,既是书画的同源、又是思与画的结合,更是情感形式与艺术形式的逻辑类似性的契合。
俯身看花即为诗系列之二
身体的感觉是一种生命的存在感。“它”不是激情式的谵妄,而是一种真实和美好。笔者认为艺术家金匠先生会以“身体的感觉“建立起一条链接,从而形成艺术与生命的生成之流。作为朋友的我们期待他进一步的成长与绽放。
文/商应丽(原标题:思与画的践行——对水墨艺术家金匠其人其艺的“观”与“读”的随感)
个人简介:
金匠,本名欧群叶,生于湖南衡阳,现居北京。 水墨画家,现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邱振中先生。 自由艺评人,《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栏目主编。
参展记录: 2016年12月 “初心—中央美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798玫瑰之门艺术中心10月 “青春·足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展 中央美术学院10月 “吉祥大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艺术家作品展” 云南大理4月 “方寸2016——艺术当代小件作品邀请展” 北京81美术馆1月 “君子藏器——学院四人小品展” 青州 1月 “学人·学养”邀请展 山东淄博2015年11月 “相生—中央美院研究生优秀作品展” 北京炎黄艺术馆10、11月 “博绘齐鲁写生巡回展” 淄博、青州、威海、青岛10月 “百凤齐鸣—百位艺术家扇面精品展” 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9月 “学院本色”中央美术学院 旋转展厅4月 “妙品醉风情博士交流展”江苏江阴长江美术馆4月 “妙品醉风情博士交流展”江苏宜兴吴冠中美术馆3月 “妙品醉风情名家交流展”江苏文联美术馆2014年11月 “水墨印象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北京汲古阁11月 “水墨丹青中国画名家邀请展”韩国首尔城南市9月 “龙行天下·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工作室第一回展”山东济宁西美画廊6月 “中国国家画院结业展” 国家画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