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一车的白菜收了回来,堆在村委会的院子里,趁着中午天气好,村民们把大白菜收拾干净,在墙根儿码成整整齐齐的白菜垛,等全部收完了,再分给每一家。
11月9日,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收了地里的庄稼,村民们就要开始猫冬了。而就在村外不远处的一处工地上,仍在施工中的山间步道,弯弯曲曲地穿越幽深的峡谷,这里是门头沟区斋堂镇乡村振兴项目“五新斋堂”中的一个。据介绍,该项目由中央彩票公益金政策支持5000万元,社会资金和配套资金支持8000万元,覆盖全镇14个行政村,总体完成进度已达到80%。
门头沟斋堂镇爨底下村,游客在村道上漫步。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山间步道,连通多个百年古村
柏峪村位于黄草梁长城脚下,是一座建于明代的村庄,曾为军户村,村里多为驻守天津关的明代将士家属。后来,随着军事功能的消失,这里逐渐成为一个普通的北方山村。柏峪村是北京市级非遗“燕歌戏”的发源地,数百年来,燕歌戏在这里传承不息,并传播到多地。
斋堂镇柏峪村,挂着燕歌戏之乡的小院。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2016年,柏峪村开始整村改造,这个黄草梁下山坳里的村庄,在改造中保留了北方传统民居的风格,同时加入了现代化生活设施,保护和挖掘非遗文化。如今,随着新的乡村振兴项目走进山村,这个深山里的古村落,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斋堂镇党委书记晋卫华介绍,近年来,斋堂镇打造品牌新斋堂、活力新斋堂、红色新斋堂、神奇新斋堂、和美新斋堂“五新斋堂”,根据斋堂镇各个沟域不同特色,通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途径,建设新的美丽乡村。如柏峪村所在的爨柏沟域,多有数百年传承的明清古村落,斋堂镇在这里提升基础设施,开发文化资源,建设古村落文旅休闲区。
爨底下村和柏峪村,都是京西知名的古村落,两村同在一条沟域中,但山路蜿蜒,路途遥遥。在此次“五新斋堂”项目中,一条山间步道,连通了两个村落,让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在深林峡谷中漫步。
英雄故地,打造新的乡村产业
斋堂镇位于门头沟深山区,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过,历史悠远、文化资源丰富,有一万年前的东胡林农耕文化遗址,有千年历史的京西古道,还有众多数百年的古村落。同时,这里拥有深山区唯一一块开阔的平原地,永定河自山中流出,流过狭长的平原,再次进入深山峡谷,因此,斋堂一直有“斋堂川”之称。
斋堂川还是京西革命老区,在上世纪20年代,党组织在这里成立。抗日战争年代,斋堂镇被称为“老八区”,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30多位共和国将领战斗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又称为资源产地,本地的优质煤炭为北京市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着绵长的助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的确定,斋堂镇关闭了125座煤矿、上百座煤窑,开展生态修复,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20多年中,斋堂镇恢复了绿水青山,重建了诗画乡野,并一直在探索生态转化经济价值的路径。”晋卫华说,“正在建设的‘五新斋堂’,就是探索之一,斋堂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也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多样的文化遗产。其中,仅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就有3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也有3个,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资源。”
百年古村,居民们有了新工作
11月8日中午,斋堂镇黄岭西村,一处废弃的小院中,两栋新的房子正在建设,这里是黄岭西村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新文旅产业的一部分,也是中央彩票公益金政策支持的项目之一。建成之后,这座废弃小院,将变身为徒步旅行者的休憩地。
斋堂镇黄岭西村,正在修建的小院,建成后供徒步旅行者休憩停歇。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42岁的村民王奇,正在工地上干活,他每天早晨7点上班,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工作到5点左右,每天可以赚到约150元。这份家门口的工作,是当地以工代赈、帮助村民增收的措施之一,在黄岭西村,像王奇这样在家门口工作的人,还有许多。
黄岭西村也是一个传统的古村落,村庄依山势而建,多石头民居,山上有泉水,山下有果园,随着村里文旅产业的打造,村民们也有了更多工作的机会。王奇告诉记者,从每年四月份开始,一直到入冬,村里一直都有各种工程或建设项目,即便没有职业技能的村民,也可以打份小工,每上一天班,都有100多块钱的收入,还可以兼顾家里的老人,比在外务工更方便。
乡村振兴中,产业是基础,而农民的收入提升,则是振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据介绍,在新的产业打造中,斋堂镇推动区域联动,通过“五新斋堂”项目旅游步道、基础设施等工程,实现以斋堂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各村多个景区的旅游度假圈。同时制定出台《北京市门头沟区“五新斋堂”乡村振兴项目以工代赈管理细则》《北京市门头沟区“五新斋堂”乡村振兴项目村集体自主实施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吸纳本地劳动力就地务工就业,增加村民收益渠道。
美丽乡村,留住深山里的乡愁
在爨底下村,民宿主韩永聪仍在旅游季的忙碌之中,爨底下村是京西知名的旅游村,每年的旅游旺季,都有许多游客进入村庄,探寻这个六百年古村落的历史韵味。尽管已经到了十一月,但韩永聪的民宿和饭店,每天也要接待100多位客人。
在整个斋堂镇,更多的资源正在被调动起来,生态、史前、古村、古道、长城、庙宇、商旅、军事、地质、科举、民俗、戏曲……这里历史悠久、传承不绝的文化,正在成为乡村产业的资源。据悉,今年以来,斋堂镇已经投入“诗画乡村”建设关联项目27个,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
斋堂镇柏峪村,收拾冬储大白菜的村民。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这些项目覆盖斋堂镇所有沟域,同时又各有不同。如在斋堂镇法城沟域,将打造民宿聚集区、蜜蜂科普教育基地、林荫谷健康体验区为核心的法城健康体验景区。在灵水村、桑峪村为主的灵桑沟域,打造灵水景区为核心的灵桑研学教育景区。在军响村、东胡林村、西胡林村为主的胡林沟域,打造集新场景古人数字体验馆、古村落文化、农耕文化、户外文化为一体的胡林古人追忆景区。在白虎头、牛战、林子台、王龙口、沿河口、龙门口、沿河城、向阳口8个村为主的沿河沟域,打造集骑行驿站、户外徒步、汽车越野、冰雪运动、长城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沿河城军旅体验区……
“我们的目标,是在京西深山中,建设优美的诗画乡村,推进绿色高质转型发展,让这块千万年的土地,成为新的美丽家园,也成为城乡居民向往的地方。”晋卫华说。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