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书画研究所 > 书画艺术 > 书画论坛

云居石经与中国书法

时间:2019-04-26 13:37:52  来源:传媒联合网  作者:赵志清
分享到:
  
  

图片70_副本.jpg

云居寺的建成、石经的开刻,正值中国书法成熟鼎盛时期,为千年刻经创造了条件,中国书法在云居寺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实现了书法的实用价值,自此,云居寺刻经随着中国书法的发展而发展,中国书法随着云居寺石经的凿刻而尽情的体现。云居寺就这样与中国书法联系在一起。

中国书法的成熟与发展为云居寺刻经创造了条件。显而易见,没有文字就没有记载。中国的文字发展漫长,从象形文字开始,用甲骨记载。

图片69.jpg

早在公元前2146年的夏朝就有文字迹象,“夏篆”就以甲骨文的形式存在,甚至人们还发现了7000年前在龟甲上的十几个刻符,这与4000年后的商朝甲骨文极为相似。到了公元前1600年的商朝甲骨文已相当完备成熟,传统文学所谓的“六书”在甲骨文中都具备。殷墟中还发现过练习甲骨文的字帖,甲骨文随着殷商的消亡而消亡。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的周朝则以金文为代表,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只是铭文篇幅较长。传说周太史籀作大篆,与铭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但也稍有不同。金文从商代早期直至秦灭六国而终。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始皇统一文字,使用秦文即秦篆也称小篆,它是在“金文”“籀子(大篆)”的基础上发展的书体。小篆的代表人物有李斯、仓颉、程邈、张芝、赵高。

公元前202年至220年的汉朝,中国汉字有了很大的发展,笔画由曲变直,盛行隶书,早在秦代已出现隶书称之为秦隶即所说的古隶,汉代的隶书称今隶。任何书体都有一个演变过程,都有一个并存并用过程,逐渐被另一种书体所取代。一是自然的发展,二是统治者的政令。汉末至三国曹魏的钟繇将隶书演化成楷书,使中国的汉字演变达到顶峰。这些先辈为中国汉字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三国时期吴国的大书法家皇象也不得不提,善篆、隶、章草,其章草堪称神品,时人称其曰“书圣”。晋朝又出现一代“书圣”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二王”,《兰亭序》至今也是书家们必修的范本。

晋朝155年竟然涌出了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珣、王荟(王氏家族)、以卫恒卫夫人为代表的(卫氏家族)、索靖(章草大师)、谢安、谢万(谢氏兄弟)、陆机等众多书法家。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9年)第一个时代北魏出现了魏碑即文字刻石的通称,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可见,这个时期就开始石上刻字,魏碑也是楷书的一种,它承前启后,开隋唐楷书之先河。隋朝丁道护、智勇、薛道衡等书家对唐楷影响越来越大,使唐朝楷书盛行,涌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代表人物。此朝楷书、行书、草书行于社会民间,出现了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李邕、张旭、怀素、钟绍京、孙过庭、冯承素,唐太宗李世民书法水平也很高。

佛教自汉末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空前繁荣起来,但也不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支持佛教事业,当佛教影响威胁到统治者政权利益时,佛教必遭法难,于是灭僧焚经。

为了防备法难经焚,北齐惠思大师与其弟子静琬发愿刻石保经。惠思过世后,静琬师承先师遗志,自隋大业,在白带山下开创石经刊刻事业。

唐贞观初,为了扩大刻经规模,在白带山下广建庙宇,云居寺便在此时兴建。静琬早就有建寺的打算,但是考虑到建寺会花去部分钱财,影响刻经,所以一直未能如愿。事有凑巧,贞观五年(631年)六月,一夜大雨,引发山洪,上游河岸崩塌,数千株巨大的松柏顺流漂至白带山下,于是静琬招来工匠,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利用这些木材在白带山下建起庙宇,这就是云居寺。云居寺的建成促进了刊刻石经的发展。

图片68_副本.jpg

隋唐时期,特别是入唐后,中国书法楷书已发展成熟,为刻经创造了先决基础,以静琬为首的刻经先驱必是学识之人,即便是为了刻经事业,也定会苦练书法。刻经事业各有分工,写字好的、学识高的从事刻经事物,其他寺僧做开石、运石、修石等辅助事物或后勤事物,刻经事业空前。从现在的碑刻看,他们不可否认就是当年的书法家。只是不在官场,地位不高,宣传不够,影响不大,没有列入书法家之伍,在当下必是高水平的书法家。那么,像静琬及其门徒玄导、僧仪、惠暹、玄法,晚唐贞元至元和间的律僧真性等都可列入书法家之列。

唐末帝李从珂任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后唐军兵围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让幽云十六州,并做了“儿皇帝”,石敬瑭灭后唐,定都汴梁,国号“晋”。云居寺即在幽州,从此归辽人统治。社会动荡仍出现了象杨凝式、冯侃等书家。

辽人并不反对佛教,特别是圣宗、兴宗、道宗反而很支持佛教,给了云居寺刻经以很大的支持。自大安以后,刻经事业由通理大师和其门人、弟子继承下来,通慧、善锐、善定、善伏堪称是云居僧人书法家。金灭辽后,仍信奉佛教,继续云居寺刻经事业。

宋、辽金时期,中国的书法已空前发展成熟,学习、继承、发扬光大,并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书写工具毛笔普遍应用,官员文人必离不开这一随手工具。书法已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日常所做所需,更是云居寺所做所需。所提及的当代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米友仁、朱熹、吴琚、范成大、范仲淹、张惇、曾布、蔡京。

图片67_副本.jpg

云居寺刻经断续也是常有之事,战事的扰乱、经费的匮乏等等。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四月,高丽僧慧月到五台山朝圣,归途中路过云居寺的小西天,进华严堂即雷音洞,看到堂内石户摧毁,所嵌石经残毁,遂发愿补刻石经,修茸华严堂,在他人资助下完成补刻修复任务,字迹工整、端丽,又一书家。赵孟睢⑾视谑嗍窃榉摇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